人民网北京4月11日电 (焦磊)睡觉时智能手表实时监测心率和血氧等健康状态、跑步时通过头戴智能耳机语音交流了解步频和配速……当前,智能穿戴设备正掀起生活方式新热潮,推动健康消费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新热点。
近日,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《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提出,“强化科技赋能和智能应用,推出小体积、便携式智能健身和户外运动装备器材”“重点支持可穿戴运动电子产品与运动器械发展与迭代”。
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,《方案》将小体积、便携式智能健身和户外装备作为发力点,有望以技术创新推动健康消费轻量化变革。
近年来,我国健康消费需求潜力加速释放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4年至2024年,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从1045元增至2547元,同期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从7.2%提高至9.0%。
行业研究报告显示,青年人群在健康消费形式方面更显多样化,对于个人健康管理更加精细,并且青睐于智能健康设备,逐渐成为健康消费领域的主导力量。
同时,数智技术正加速赋能健康消费。业内通过技术创新持续回应多样化的健康需求,推出一大批潮流健康产品,驱动健康消费不断升级。比如,具备健康数据监测的智能手环、手表,可穿戴智能运动设备帮助提高运动能力,消费者通过这些设备进行智能数据管理和分析,调整个人的生活习惯、运动方式,更好地进行个人健康管理。
不仅如此,智能运动设备也在使用场景上不断拓展,形成健康生活需求牵引供给的新模式。比如,智能头显设备将各种健身场景及课程融入设备中,让消费者在家中便可沉浸式跟练及互动,打破时间成本和空间的限制,解决了下班后无法前往健身房锻炼的问题。
朱克力表示,传统健身器材受限于场景和体积,用户使用门槛高、频次低,而便携式智能装备通过芯片微型化、传感器集成和AI算法优化,让产品从占空间转向随身带。这类产品不仅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,更打破了健身与日常生活的界限,推动运动习惯从健身房向家庭、通勤、户外等碎片场景渗透。
“《方案》推动健康消费的普惠性提升,行业增长从小众高端转向大众刚需。”朱克力说。
在运动健康消费需求旺盛的背景下,我国相关智能穿戴设备在过去一年增长显著。根据IDC最新发布的《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》显示,尽管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1.9亿台,同比下滑1.4%,中国市场仍逆势增长,出货量为6116万台,同比增长19.3%,是全球最大腕戴设备市场;根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16.7万副,同比增长44.0%。据预测,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13.8%,达35.7万副。
业内分析认为,随着AI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健康监测、运动场景应用将成为主流。从产品特点来看,新型可穿戴设备正朝着隐形化、轻量化、智能化的方向迈进,更好地贴合人体,融入日常生活、运动和健康管理等场景中。中国银河证券相关研报显示,AI技术将深度渗透并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从“小众科技产品”转变为“大众生活必需品”。
朱克力认为,企业拓展健康消费市场,需通过跨界融合将运动产品从工具升级为生态。举例来看,运动科技公司联手服装品牌,开发内置柔性传感器的智能紧身衣,实时监测肌肉状态,数据同步至运动康复平台,为用户生成拉伸建议;户外装备厂商联合文旅机构,在登山杖中集成AR导航功能,结合景区线路提供互动导览等。
“这类合作的关键在于需求耦合,即科技企业提供底层技术,传统行业贡献场景洞察,双方共同挖掘用户未被满足的‘痒点’。”朱克力认为,跨界合作还能激活存量市场,例如手机厂商与健身器材品牌互通协议,用户用手表操控家用跑步机,打破设备孤岛,提升互联体验。这种“产品即服务”的模式,让企业从一次性销售转向持续性运营,健康消费市场的价值从硬件利润向生态收益跃迁。
因为一场工作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,南航再上热搜。31岁的机长李某某,在与领导就资质能力排查不合格谈话时情绪失控,持刀扎伤同事后坠楼身亡。逝者已去、伤者无碍,事件余波未平。
高温天务必警惕热射病 !医生提醒:热射病死亡率极高,别再舍不得开空调。
最近在网络上流传“7月5日日本要发生大地震”,日本气象厅长官都不得不出面亲自辟谣。看看新闻Knews驻日记者宋看看表示,今年5月从中国香港到日本的游客是19.3万人,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.2%。
6月24日,国新办举行发布会,宣布9月3日在首都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式。这次阅兵由徒步方队、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,参阅的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。此次阅兵会有哪些看点、亮点、燃点?下面一起通过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几次盛大阅兵,从中寻找答案。
乘客被闷到砸窗求生,铁路部门却回应:没达到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。K1373列车空调宕机3小时,通报称车厢温度为31℃,但多名乘客实测高达38到40℃。在密闭、缺氧、高湿的环境中,多人出现中暑、呕吐等症状,多次请求开门通风无果,有乘客最终选择砸窗,结果被铁路方面批评教育。
新闻分析 争议不断的“大而美”法案 法案涉及削减税收及福利 增加军费与国债
眼看距离7月9日美国政府“对等关税”90天暂停期结束越来越近,留给日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。在特朗普看来“日本被惯坏了”,但石破茂感觉心里也很苦:“不是我不想给,实在是你要的太多……”谈判,罕见的“硬抗”过去几个月,美日贸易谈判就像过山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