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“奶茶续命”的日常撞上“自律即自由”的口号,当代青年硬是把瘦身这事,折腾成了消费市场新赛道——从云健身到轻食外卖,从健身房的花式年卡到居家健身神器, “瘦身经济”成为新消费版图上一个亮眼的存在。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《体重管理指导原则(2024年版)》,有研究预测,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,2030年,我国成人、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.5%和31.8%。
越来越多人意识到,肥胖不只是身材不好看,而是一种潜伏的代谢危机。肥胖不光影响健康,还可能扰乱血糖、血脂、血压,损伤心血管、肝肾等多个系统。在全民体重管理热度之下,“瘦身经济”消费热潮也正在应需而起。
体重超了,腰围粗了,慢病找上门了……一句“国家喊你减肥”,体重管理年拉开全民甩脂的序幕。背后,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。
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减肥瘦身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国内减肥瘦身市场每年以20%以上的速度递增,预计市场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。
从“吃”来讲,轻食、代餐、体重管理保健食品等对于营养品产业来说是巨大的机会;也有大批消费者选择“迈开腿”,以蛋白粉、为代表的运动营养产品也将迎来机遇。
“管住嘴”是体重管理的第一步,从“吃饱吃好”到“吃出健康”,低脂、低糖、高蛋白、低GI(血糖生成指数)的饮食理念,已经成为餐桌上的全新标配。年轻白领偏爱便捷的低卡代餐,肥胖人群需要功能明确的体重管理食品,健身人群关注高蛋白/低GI食品……多样化需求推动市场的精细化发展趋势。
从“练”来讲,健身房、居家健身、户外运动等场景的火热,直接带动了线上健身APP、运动服饰、智能健身设备等产品的需求激增。
户外运动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,截至2024年末,我国户外运动商户总量增长51.86%,同时城市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加速建设健康主题公园、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。传统健身房也在积极转型,一方面推进数字化升级,引入智能设备、健康管理平台等提升用户体验;另一方面创新商业模式,推出按次付费、智能健身房为用户的健身数据做到全网联动。
新一代消费者对体重管理的期待,已从“有效”升级为“有趣”,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“管住嘴、迈开腿”,而是追求融合科技、社交、潮流与情感价值的沉浸式健康体验。
根据运动的场景,可以将运动细分为户外运动、健身房运动和居家运动。户外运动作为依托于自然环境的运动方式,由于具备高黏性、高复购、场景化等特征,已成为提振消费、挖掘内需的重要抓手。目前,国内运动服饰的头部企业持续加码“科技+健康”赛道。此外,体育旅游与赛事IP带动周边消费,形成“运动+文旅”复合业态。
如果不想出门,居家健身也已经成为年轻人“迈开腿”的不错选择。以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为参考,轻度化健身器材销售量不断上升,家用健身器材快速增长。AI健身镜、智能跑步机需求激增。2024年Keep平台智能健身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40%。今年年初,小米发布米家智能哑铃,用户能够通过APP保存历史数据并生成专属运动报告,同时能根据自身情况自定义训练模式和强度,在专业教练的线上指导和实时语音激励下,享受沉浸式训练体验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届年轻人减肥越来越讲究科学门道,更看重安全和专业性,追求科学减重方案和科学食谱。不少医院设立了减重科室,线上药房也嗅到商机,控糖减重专区里,运动健身饮料、酵素饮、蛋白棒整齐陈列,益生菌、膳食纤维等辅助产品更是打出“让吃不再是负担”的口号。这种对专业性的追求,正推动瘦身消费从盲目跟风转向理性选择。
“管住嘴,迈开腿”的座右铭里,“管住嘴”的环节正被轻食重新定义。各大商圈的轻食店、果蔬饮品店如雨后春笋,鸡胸肉、三文鱼搭配杂粮饭的套餐,不仅颜值在线,热量计算也精准到卡。轻食从小众选择变为日常消费的缩影,也印证着年轻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正转化为市场活力。
年轻人的消费选择里藏着观念的深层变革:他们不再迷信“A4腰”“纸片人”的畸形审美,而是追求“吃得健康、动得科学”的自适生活。
声明:本文综合参考自中国经济周刊、现代商业银行杂志、华夏基金财富家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入市需理智,理财需谨慎。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依据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